瑜伽培训-瑜伽教练培训权威机构
瑜伽知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瑜伽文化 > 瑜伽知识

禪修、自我超越与自我成长

2011-12-05

 

二千五百年来,包括禪修在内的各种冥想技术(meditation),如印度的瑜珈术、中国的禪坐,西方基督宗教的冥思、祈祷……等普遍存在於东西方社会,并且始终吸引著為数颇眾的爱好者。在西方以美国為例,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公司在1976年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一千六百万的美国人投身於瑜珈术等东方传统冥想技术的学习;而超觉静坐组织(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Organization)也指出(1978):有超过百万的西方人从事於各类超觉静坐的练习。而由於一般人对冥想技术的热衷,练习者眾多,也使得相关研究大量出现(Shapiro,1983)。

      近年来在臺湾,「禪修」或「修禪」也再度成為热门话题。报纸上时常可见名人参禪的消息,报导一些社会名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如何以禪修平心静气的摆脱现实生活的纷争与苦恼,追求心灵的沉净,以便以更清新、冷静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前年(民国八十一年)三月,台北北投农禪寺一次為期三天的禪修班,就聚集了四十位国内政、经、学界的知名人士。而一些探讨禪与生活,禪与人生或参禪心得的书籍,更长期為书局的畅销书,普受社会大眾的喜爱。各类相关的禪修道场以及参与禪修的人也在不断地增加当中。这股禪修热潮,显示臺湾社会大眾对「禪」的兴趣已日趋浓厚,且逐渐普遍。

      事实上,自达摩大师东来后,二千多年来,禪的思想与修行方法一直存在於中国社会,歷代禪修者不知凡几。中国歷代学者,如宋明理学家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皆致力於静坐、禪修,而使禪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几不可分。因此,禪或禪修对中国人来说,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自古以来,许多人借助於所谓的「禪理」或「禪修」来修身,以安顿自己的心灵。

      本文尝试从自我超越(self-trancendance)的角度,探讨对个体而言,「禪修」的意义是什麼?禪修在满足个人之需求,促进自我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可能性,及其在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上的意义。

一、人们為什麼禪修?

一、禪的意涵与旨趣

      「禪」这个字乃来自梵语Dhyana,中译為「静虑」或「思惟修」。传说「禪」渊源於佛陀在一次灵山会上,手拈梵天所献之金波罗密花示眾,在座者皆不知所措,唯有摩訶迦叶尊者会心一笑而获世尊的印心,是為禪法传世的开始。其后由菩提达摩祖师将禪引入中国,為中国佛教注入一股活泼、具生命力的思想。近代禪门宗匠太虚大师尝言:「中国佛学之特质在禪」,禪对中国的影响甚至及於一般社会民心。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传统中国人极為重视自我改进与修身养性。经由内省内修,以达内圣外王,乃是传统文化所设定的理想人格,因此,强调从心地起修、自我超越的(外来的)禪与禪修思想极易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而广受欢迎。尤其,唐朝惠能大师时代更是禪宗的鼎盛时期,许多杰出的学者、政治家、艺术家,莫不叩访禪寺,与禪师畅谈佛理、禪道。

      对於禪修者而言,禪修的彼岸是什麼呢?从禪本身的含意来看,禪修的目的乃在於去妄存真,明心见性,以达智慧圆融之境。从本质上,禪是见性的方法,并指出我们挣脱桎梏,走向自由的道路。使人得以摆脱一切令有限的生命时常在这个世界上受苦的束缚。所谓「见性」,即是找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其基本假设為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证道时所言:「无一眾生而不具如来智慧德相」。人人具有平等一如的本性,若能扫除心中妄自分别的无明,解脱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支配,使心性回归原始的本源,清净圆融的本性将如同久被尘劳遮蔽的明珠突然尘垢散尽般,光明照耀山川大地。

      从禪的观点来看,人之所以会為生死及各种问题所苦,皆是意识心的作用,误认四大和合的物质体(肉身)或意识的内容就是自己,而不知生灭的只是假我,自性(真我)是无生无灭、如如不动的。

      禪同於佛教,对於意识的探讨有所谓的「八识论」,认為人类有八种意识,即:眼、耳、鼻、舌、身(触)、意、末那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其中,第一至第七识是心的作用,属於感官的、意识的世界;第八识则是心的本体,是自性的世界。根据禪的观点,若能超越第一至第七意识,住於第八意识,就是住於自性──禪的境界,则对於时空与生命的瞭解,将完全超脱意念的束缚,会如实感受到「古今剎那」、「人我一如」的觉境。个人将体悟本体和现象并非对立的东西,现象的本身即是本体,本体的实在存在於现象的不实在之中,现象是变幻不已的。参禪、修禪的目的即在於证悟此一真理,并因而获得真正、绝对的自由与智慧。

      禪重视智慧的开悟,各种修行方式的终极目的,即在使绝对的真如(般若)智慧显现。為达到此目的,则有种种禪修法门。这些法门的共同特性是摒除一般语言、文字之理性层次的思维模式,以直观的方式证悟禪境。因為文字是经由思考所表现出来的间接概念,而「真如自性」具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验性特质,非得亲身体验,无法心领神会。就如同指月的手(文字),只是一种帮助人瞭解月亮(真如自性)的工具,若执著於手指(文字),便会导致误认手指為月亮的谬误。

      在禪修法门中,「禪坐」或「禪定」是获得禪悟的必要途径。「何名坐禪?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於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為禪。」用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使人循序渐进,证入禪境。「这种把心集中在某一点,排除其他杂念,使心定下来的方法,可说是渐进的治心法门。」当个体经由精神的统一,能够「不思善,不思恶,把人与我、内与外、有与无、大与小、好与坏、迷与悟、烦恼与菩提、虚妄与真实、生命之苦与解脱之乐等等对立的观念,全部打消,禪境与悟境才会发生,便能找到个人本来就有却从未发现过的新的生命」(禪宗称之為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真面目)。

      禪修的过程是所谓的「事要渐修,理要顿悟」。藉由不断地观照人生、事理,超越现状,以做為开悟的準备。而经由体悟產生的般若智慧,可以在开悟的同时,矫正错误的心念行為,使行為符合所领悟的真理。透过个体对真我的认同,进而在本有智慧的观照下转变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乃至整个宇宙人生之态度(称之為「转识成智」)。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归纳為如下四个阶段:

 

 

禪修、自我超越与自我成长

 

      (一)个体感受到生命的生灭,对「我是谁?」以及生命的意义感到迷惑,而想要了解生、死,以及生命的意义等的真相。

      (二)接受禪理,学习禪的智慧与禪定的技巧。於日常生活中,从动、静层面印证、参悟禪理。

       (三)藉由禪理的参证,禪定法门之练习,突破色身与意识的障碍,超越第七意识,住於第八识自性的境界。

      (四)以证悟的心量,包容万事万物。运用禪的智慧,让万事万物得到圆满,达到宇宙与我无二无别,一切造化与我同在的境界。

      禪强调智慧的重要性,认為经由各种禪定法门,可以回归本性,开啟人人本有而未曾发现的智慧,同时,唯有对生命有正确的认识,体会生命的意义,人心的烦恼才能得到完全的解决,得到「无限性的内在喜悦与精神自由」。从禪的含意与禪修的终极目的而言,个体从事禪修之追求明心见性,证见真如,正反映出Maslow 等学者所称人类之自我超越(self-trancendence)或灵性成长(spiritual growth)的需求。

二、自我超越的需求

      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者Maslow(1970)曾提出所谓的「需求阶层(hierarchy of needs)」理论以说明人类行為的动机。依照他的看法,个体是在不断追求个人目标的过程中,满足个人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发展其自我。在Maslow早期的理论中,个人所要满足的需求,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最后是追求独立自主,以自我发展界定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需求。然而,人本主义最多只能解决个人现世的问题,却不能解决人类有关生死、永恒与真理的困惑;同时,人本主义所主张的以人為主体、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常被误解為自我的自私或自我中心,而沦為「唯我主义」(Selfism)及「自我崇拜」(Self- cult)。因此,Maslow晚年(Maslow,1969)遂在金字塔的顶端,即自我实现之上加上了自我超越(self- transcendence)的需求,Maslow指出:只有自我实现、自我肯定是不够的,必须更上一层达到心灵的自我超越,才是较圆满的。

 

禪修、自我超越与自我成长

 

 

(一)何谓心灵的自我超越?

      超个人心理学者Ken Wilber曾把各种心理治疗、心理复建和人格成长的学说,统合成一个接纳并整合西方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的「意识层次图」(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列出自我与非我的主要界限以及相关的意识层次。
Ken Wilber指出:个人的自我意识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层次。他认為不同层次间各具有不同性质的界限,而这些界限向下延伸到自我与非我融合為一个和谐整体的终极境界──「一体意识」界便消失了。

      「意识层次图」标示出人们对「我是谁」的不同的认识,愈往上推,个人对「什麼是我?」的限定愈加狭隘。在层次图的底部,人们体验到自己与宇宙本是一体,他的自我不只是这个有机生命,而是整个宇宙造化。往上一层,个人虽未感到与万物同体,至少已能与自己的有机生命整合為一,他的自我意识便由宇宙整体缩小為宇宙的一部份,也就是他的生命体。再往表层上推,他的自我意识更加狭窄,而只与他的有机生命体的一部份,即心(mind)或自我(ego)认同。到了最上端,他只能与心的某一部份认同,而否定他所不想面对的心理活动,将它们掩埋在「阴影(shadow)」中,心理学家称这些心理活动為「人格面具(persona)」。其中,从宇宙整体到部份宇宙称之為「有机生命体」的层次;有机生命体到部份生命体称為「自我(ego)」层次;从自我到部份自我称之為「人格面具」层次。Ken Wilber认為这是人类意识主要的三个层次,层次愈浅,便有愈多层面的存在领域被排拒到「我」之外,於是在有机生命体的层次上,外界环境成了异域,变成非我;在角色层次上,不只周遭环境,连自身的某些心理活动也都成了非我。

      从这个观点而言,所谓的自我超越或灵性成长,乃是指个人的眼界向内在的深度与外在的广度上扩展。在意识层次图中每向下一层,便表示个人的心灵领域又扩大了一层,而成长便是自我意识的重新划界、重新组合,是自我迈向更深、更广、更丰富、更统整之境的心路歷程。

       当个体达到心灵的自我超越后,他将具有那些特徵呢?Elkins(1988)与四位心理学家在对有关人类之灵性层面长达十年的研究之后,指出所谓心灵的自我超越者至少拥有以下九项因素(components):

1.确信超越层次的存在:

基於心灵的自我超越的经验(如:Maslow指称的高峰经验),而相信超越一般意识状态的超越层次的存在,并自其中获取力量。

2.确知个人生活的意义与目的:

相信生命具有深刻的意义,个人的存在必有其目的。

3.生活的使命感:

拥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vocation)乃成為他行动的动机。

4.生命的神圣性:

相信所有的生命皆是神圣的,对生命时时保有虔敬和讚叹的心情。

5.欣赏物质价值,但不以其為生命的最终价值。

6.利他主义:

7.理想主义:

积极献身於实现人类各种正向潜能与改善世界的高尚理想。

8.能够深刻理解生、老、病、死种种苦痛经验,乃生命存在不可避免的事实,并因而更能欣赏与热爱生命。

9.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与自己、他人、自然,或是个人所肯定的终极存有的关系上,皆能体现其灵性上的体悟,并展现其个人的风格。

Elkins等人并发展出测量该九项特徵的「Spiritual Orientation Inventory」,用以测量个人之自我超越内涵。

 

禪修、自我超越与自我成长

(二)自我超越与心理健康

       Maslow曾说:「如果没有超个人(或超越)的成长,我们将变得暴戾、空虚、绝望或冷漠。」「超越需求的柜乏,将使我们產生超越性病态(metapathologies)──灵魂之病。」许多临床心理学家在实务工作中都发现这种具有鬱鬱寡欢(melancholy)、不快乐(anhedonia)特徵的「存在性的精神官能症」(existentialneurosis)或称「超越性的心理病症」(metapathalogies)的不健康状态。 Assagioli便曾指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令人不解的是,它会引发某种无聊、倦怠、空虚与无意义感,而令人不知不觉开始寻求其他某种东西,另有他求。」「另有他求」并不是指量上的增加,而是质上的推展,许多心理学家称之為「灵性的危机」。因為,自我超越的需求既是人性的一个基本层面,低层潜意识的压抑会导致不健康的现象,压抑高层次的需求同样也会带来遗害。事实上,这种危机在科技已经进步到连人的基因都可以改变的二十世纪末的现在似乎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许多妻、财、子、禄具足的成年人和衣食无虞的青年们,不断地抱怨心灵的空虚、孤独、无意义,对生命感到有所不足。

      许多人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对这种现象提出解释,并指出:在资本主义强调工具理性、自由竞争,一切都朝向商品化发展的现代社会裡,一切人的性质,如:劳动力、人际关系、尊严、荣誉、爱……等都可以被化约為商品,以量的价值交换。因此,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精神与心灵都被所谓的工具理性与商品化所取代;人的心灵与精神感到空虚、虚无;生命没有意义,人与人之间日益疏离,苦闷、无奈的情绪乃普遍存在於社会所有成员之中。在社会中也因而出现至少两种不同的行為取向:有些人藉由声光色影、药物,以寻求享乐与麻醉;另一些人则转而朝向追求心灵与精神满足的方向,如宗教以及各种灵性成长、潜能开发的灵修活动,以找寻生命的意义。学者们指这些现象乃是人们对物质主义极端发展的一种心灵反思运动。根据调查,愈是物质生活丰盛、人民教育水準高的地区如美国、日本,愈有这种倾向。

      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也可以解释為什麼在文明理性的现代社会中,精神病患者愈来愈多,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愈来愈兴盛的部份原因。而如前所述,人既是多层次的存在,对於不同层面的问题(需求和困境),必须以对应於该层次的方式予以满足和解决,例如Maslow即主张在传统心理治疗或辅导员之外,应有所谓的超越性辅导人员(metacounselors),以因应人类因自我超越需求的柜乏所衍生的各项问题。

      Ken Wilber指出:人类的问题便在於每个人都在心灵内划定界限,就好像在心灵内开闢战场一样。由於个人视宇宙的某个部份為自我,其他部份為非我,於是每个层次内都有不同部份的世界变成敌对的非我,宇宙多元的生命现象便成了陌路。从心理学的概念来说,便是每个层次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病症。而各种心理学理论与治疗技术以及宗教信仰乃各自在不同的层次上解决人类的问题。例如:强调减少症状、增加适应的心理分析学与大部份的传统治疗方法,都是為了癒合意识与潜意识的过度分裂,企图重新结合人格面具与阴影,重建一个坚强而健康的自我,帮助个人在角色层次上,重新活出一个自我来。至於人本论的心理治疗,则是在癒合自我与身体的分裂,重新组合身体与心理,使之成為一个有机生命体,甚至开发个人从自我侷限的心理活动扩展為有机生命体时,释放出来的生命潜能。而容格学派的心理分析、Assagioli的心理综合学(psycho-synthesis)、瑜珈和超觉静坐等,则是為协助个人超越有机生命体的层次,促成「超乎个人」、「集体性的」,或「超人格」的意识。最后,佛教的禪或印度吠陀哲学,则是為了癒合有机生命体与外界尘环的分裂,开展出一个能与整个宇宙认同的大我意识,迈向一体意识。

      当个体朝向自我超越之路,追求更深、更广的自我瞭解与自我统整,他将能获得较正确的自我认同、更加稳定的情绪、较能无条件的自我接受与自爱、对自己的人格发展具有更深的责任感、人际关系改善、有更平衡的身心发展、充满活力,并且感受到更深且更真的自由等等助益,而禪与禪修(zen meditation)则一直被视為是自我超越,通达一体意识的绝佳途径。许多有关禪坐的研究结果皆支持上述的观点。这些研究指出:禪坐对於许多临床病徵有正向疗效,如:压力(stress)、药物滥用(substance abuse)、身心症状、精神官能症和忧鬱症状的减缓、增进个人的真实我与理想我的一致性、促进个体之自我实现、帮助个人发展自我意义感、增进个人的责任感,增进内控感,以及增进正向的自我评价和创造感等。

禪修、自我超越与自我成长

 

贰、禪修研究取向的检讨

      有关禪坐或其他冥想技术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后愈来愈多。以往对於禪修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三种取向:

(一)文献研究取向:从各种有关禪与禪修的文献中,整理、归纳禪的人性观、意识层次,以及健康观等,系从概念层次进行禪的哲学或心理学与传统西方心理学概念的比较。

(二)从自我成长与心理健康的角度,探讨禪修,尤其是禪坐,在生理与心理治疗上的功能: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数是以生理测量仪器為工具,测量有禪修经验的受试者在各种仪器上的反应如:EEG、GSR……,并比较其与其他自我调节技巧(self-regulation strat-egy)对个体之生理与心理的影响或治疗效果。以往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禪坐可以降低新陈代谢率、降低血压、降低心跳速率,可以诱发 α 波的產生,并对压力(stress)、身心症状等有正向疗效。但是,禪坐与其他自我调节技巧的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却指出:禪坐与其他自我调节技巧不论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治疗效果并无差异( Smith,1978),许多研究者因此再度排斥禪修及其他暝想技巧在各类心理学应用的可能。然而,这样的结论实有值得质疑之处。

      首先,以禪坐与其他自我调节技巧不论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的研究结果,便遽将禪修或禪坐对人类心理或生理的可能影响排除於心理学研究或应用之外,乃是对研究结果不合逻辑的(illogical)解释与推论。许多比较研究惯常以比较对象之间是否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差异(statistic significance),说明比较对象之间在某个特质或功能上是否有所不同。然而,当研究资料显示比较对象间的差异未达统计上的显著程度时,仅能表示各个比较对象间具有同样的特质或功能(一样好或一样差),而无法作為支持或弃却某一比较对象的证据。以上述禪坐与其他自我调节技巧的比较研究為例,两者的效果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只能说明二者同样有效或无效,却不能作為某一方不值得使用或作為研究的支持论据。类似这样对研究结果的解释与推论的逻辑谬误,在诸多比较研究中并不少见。

      除了研究结果推论的逻辑谬误之外,以往有关禪修或禪坐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缺失。例如:现有生理仪器可能有其测量范围的侷限,以至无法测得禪坐之特殊生理效果;同时,除了生理方面的研究外,以往禪坐研究的受试者大多仅有数週到数个月的禪坐经验,纵使有些研究曾以具有三至五年禪坐经验的受试者為研究对象,然而,以这些受试者為研究对象所得的研究结果,可能并不足以验证禪坐对人的影响,以及讨论其在心理治疗上应用的有效性。因為在禪修的概念中,这些受试者仍只是初学者而已。此外,许多比较研究的研究结果也指出:虽然禪坐与其他自我调节技巧在生理或心理的治疗效果上并无差异;但是,与从事其他自我调节技巧以减少生理、心理之外显病徵的练习者相较之下,禪坐练习者倾向於有更多主观的、有关个人正向改变的报告。

 

      至此,许多的研究者乃认為:在上述研究取向之外,应从禪坐或禪修歷程的各种现象,包括:主观经验与感受、意识的扩张与转变……等,进一步澄清禪坐与其他自我调节技巧之效果的差异,并主张以嫻熟禪修理念与技术的练习者如禪师或禪的教授师為研究对象,以探讨禪的概念中所指称的各种意识经验与内涵,以及其在促进人类自我成长与自我超越上的功能。

参、传统心理学的反省

      在 1960年代之前,西方心理学界受科学革命思想的影响,以实证科学方法论為唯一的典范,致使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一直侷限於可以感知、量化的外显行為上,至於思考、意识、主观知觉等人类普遍的意识经验则完全被摒除於讨论之外,对涉及主观而难以量化的研究主题避而不谈。形成所谓的以「方法(techniques)」而非以「问题(problem)」為导向的研究现象。

      然而,科学本身终究也不过是一种带有文化价值形式的探索现象的方法,学者们开始体认到:对於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抱持闭索心态,与社会文化主流(文化的价值体系)疏离的实验室心理学,并不能完全解答人类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基本问题。同时,一些针对非西方(尤其是东方)传统所做的研究结果也促使西方学者对西方科学与心理学的反省:

      一、针对印度瑜珈师及各类冥想(meditation)技术的练习者所做的研究发现:对熟习瑜珈或其他冥想技术的练习者而言,以意识控制自主神经系统是可能的。而Tart对人类意识状态的研究也指出:在特定技术的引导下,非西方传统中所指称的不可思议的意识状态是存在的。其后许多支持这些报告的研究也陆续出现。由於这些研究的结果与传统西方医学和心理学对意识或神经系统控制的理论相背或未曾受到讨论,因此,吸引许多学者开始对东方哲学与心理学概念、技术的研究兴趣。

      二、相对於以异常心理与行為為基础建立的传统西方心理学理论(如:Freud 的心理分析理论),196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强调对心理健康者研究的重要(如:Maslow,1968;Walsh & Shapiro , 1980),认為心理学应致力研究人类自我成长与潜能开发的相关问题,并且指出东方传统的人性观、健康观、及其对人类意识的概念与种种拓展意识的方法,有助於心理学对人的更客观、详尽的瞭解。这种观点也导致学者们开始研究非西方传统思想中的健康模型与概念,以建构有关人类心智成长与心理健康的更完备的理论。

      这些观点和研究成果显示:传统西方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成长和健康的可能性的评估可能有所欠缺。这种体认使得西方心理学界开始以一种较开放的态度来研究东方文化、哲学及心理学,而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如:生物回馈(biofee dback)、意识(consciousness)、冥思(meditation)等,希望经由研究东方传统,以及东西方传统的比较、整合,以弥补传统心理学与治疗技术的不足。这种研究趋向逐渐形成一股潮流,并成為继行為心理学、Freud的心理分析学及人本心理学等三大心理学势力之后的心理学的第四势力(the 4th psychology),称為「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如前所述,传统心理学受到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只研究人类的行為,即使是人本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也未能超越对个人身心的探讨。超个人心理学则在扩大心理学研究领域,认為人有经验至高的心理健康与意识状态的可能,有时候,人类认同的对象甚至可以超越自我与人格的限制而扩大。因此,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除了传统的领域,更企求促进超越传统心理学中所认定的健康层次之成长和自觉,亦即认為在关乎个人一己的生理、安全、归属、自尊与自我实现等五个层面的问题之外,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与灵性成长(spiritural growth )需求也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经验和问题,肯定「灵性的寻觅(spiritural quest)」的价值与重要性,并认為这种「超个人的成长向度」和「个人的成长向度」同样的重要。為达成这个目的,超个人心理学遂主张用各种方法,研究人类的终极关怀与价值、意识的转变与扩展、宗教经验与现象、以及个人与宇宙的关联等等的主题,并研究心灵的自我超越成长与个人身心健康的关系。

肆、结论

      两年前笔者在著手硕士论文研究,与「慈济功德会」会眾(尤其是委员)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遭遇自承曾经「对自己、对生活感到失望、怨恨」,却在服膺慈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捨弃自私小爱,扩充為对有情眾生的大爱」的信念,致力於实现慈济四大志业的歷程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而能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并在新视野的观照下超越过去的苦恼的案例。而从许多报导以及亲身参与禪修的过程中,笔者也不时与闻许多禪修者提到在禪修之后,超越了过往的苦难(感受),得到身心安顿的喜悦。这些人或者有著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等的差异,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然而却都在经由某些途径学习放弃或超越原先对(某种层面的)自我的执著之后,发现生活原来可以是更广阔更丰盈的,而更加热爱生命。

      如前所述,人类无可避免地要面对自身的侷限、人际衝突、社会关系等等所造成的无奈、焦虑与虚无,以及生命存在的困惑、解脱与超越的问题。禪修或其他灵修行动可能正是人们对现状不满,渴望自我超越与成长的反映。為对「人」的本身有更真确的认识,建立更完备的心理学知识,提供更切合人们所遭逢的问题的心理辅导与治疗,心理学研究者应正视此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并积极思考如可应用现有或创新各种研究方法,有系统地研究人们面对存在的疑问及其反应,以及人们如何能领悟和解决有关存在层次的困扰等问题,探讨有关人类自我超越之内涵、现象,及其对个人身心健康与生活的影响。

作者:钟秋玉



相关瑜伽知识推荐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主办单位
十一月特惠报名中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 亚太瑜伽联盟 (Yoga Union Asia-Pacific)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5142号
亚太地区总部地址:香港九龍旺角道33號凱途發展大廈7樓05室
大陆地区浙江总院(大陆事业部)地址:浙江省宁波慈溪市水门路与解放路十字路口(光大手机卖场二楼)(TEL:0574-63800600 )
大陆地区湖南分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路嘉和苑208-209室(TEL:0731-88907133
大陆地区山西分院地址:山西省晋城市红星西街小肥羊四楼 (TEL:18535605100)
大陆地区山东分院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凤凰西区南门 (TEL:15318088008)
大陆地区广东分院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春江路天华美地26幢104室(TEL:13433889133
大陆地区福建分院地址: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锦江明珠2栋606室(TEL:18659669798
大陆地区吉林分院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九台路与庆丰路交汇证大清丰园22栋3单元106室(TEL:18166868825
大陆地区江苏分院地址:江苏省昆山市汉林路188号 瑞丽瑜伽健身中心(TEL:13584934884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来源网络,如果有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与本站联系
免费咨询电话:400-0574-670 紧急电话:(0)15906749364

 

瑜伽培训学校  瑜伽培训基地 | 瑜伽优惠活动 | 孕妇瑜伽 | 瑜伽减肥 | 减肥瑜伽 | 瘦身瑜伽 | 瑜伽教程 | 瑜伽音乐 | 瑜伽视频 瑜伽视频下载 瑜伽教练证书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