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看似简单的姿势,内在却蕴藏着无数的奥秘。
下列片片左侧为自然站立时的状态,而右侧则是山式停留时的状态。

* 同样是双脚,因为关注的意识发生变化,整个脚掌的状态是全然不同的。
* 进入山式后,整个脚掌关注的不止于三个点或是五个点。随着觉察力与行动力的深入,可能整个脚掌变成无数个点,警觉的觉察着每一个点与地面的连接。
* 脚趾不断的向上,整个脚底向下的力会更强烈,同时脚底的皮肤也充分伸展开来。
* 关注脚掌前后左右,让这些部位均衡的受力下压;关注脚掌的前后左右分别与腿部的前后左右如何对应并相互影响的;关注扎根在这个稳固的根基中,大地的能量开始进入身体。
* 这是唤醒存在的一个过程。

* 我们感激地心引力的存在,它给予我们存在的一切可能,但我们也会为此付出代价,肌肉下垂、关节日益脆弱。有意识的唤醒肌肉的状态去抵抗地心引力,保护好日日磨损的关节。
* 首要的调整是,大腿前侧的肌肉做由外向内旋的力,让尾骨和耻骨进入地心垂直引力当中,端正骨盆。
* 大腿前侧在维持内旋的力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向上提,一是用股四头肌的力量来保护膝关节,同时推动耻骨向上提升。腿部前侧跟随脚趾向上的力,腿部后侧跟随脚跟向下的力,腿后侧的肌肉及膝盖窝得到更强烈的伸展。
* 通过脚掌来自大地的能量,前侧向上流动,后侧向下流动,在腿部形成一个能量环。

* 尾骨耻骨的位置及运动方向不仅受到腿部肌肉的影响,核心肌群的参与会进一步加强骨盆的运动。
* 骨盆的不同状态,会影响整条脊柱的伸展,端正骨盆的意图是为了给予脊柱一个正确同时腰椎受力最小的伸展。臀肌不要收紧,让尾椎有持续向下伸展的空间,同时关注整个腹部上下左右的伸展,腰椎周围的肌肉不再收缩紧张,给予腰椎最大限度的伸展。
* 能量的流动从脚掌注入大腿,继续向上,整个骨盆区域也进参与进来,形成一个比先前更大的能量环。

* 胸腔由内陷的状态充分展开,胸骨不止是向前同时还在向上提升,胸骨向上的同时,会给予腹部更多向上的伸展。
* 双肩向后旋动后下沉,肩胛骨向尾骨的方向移动,同时胸腔的扩展,会让肩胛骨向内切近身体。
* 胸腔犹如展开的花朵,心轮区域最大限度展开来,能量进入到此,整个身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能量环。

* 每一个部分都有它运作的内容,每一个部分又绝不是独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参与运作,让身体进入到均衡稳定。 稳定感是来自完美的对称感,左右、前后、上下、内外。
* 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站立停留,此刻的停留是充满生命力的。这生命力来自一个观察者、一个行动者、一个觉知者,而所有的角色就在这停留之中转换着。
* 这个站立是充满了理解的,而这份理解来自深刻的好奇探索之心。即便是站,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每一次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内在的理解也在不断的蜕变,意识也将变得更加的警觉与清明。
* 这一刻,才发觉静止之中是充满了一个一个有生命的瞬间,无法停留在某一瞬间,你必须得保持时刻的清醒与行动,因为你根本无法知晓,这生命的终点在哪里。
* 只有当内在的理解深刻了,内在的生命能量唤醒了,我们才有可能继续向前,行动、探索、行动···· 这里是真正的开始。


* 依旧是在Tanasana上,只是进入一个简单的变式,将双臂向上举起。
* 这一刻,有了一个崭新的机会!
* 因为这一个小小的手臂变化,去察看身体的各个部位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山式之中的均衡对称感偏离了多少。
* 如何找回山式中均衡的伸展?新的问题带来新的思考新的理解新的领悟。
* 为了避免那些变化后的新趋势,身体必须投入更多的协作,投入更多的努力。向上的伸展会需要更多向下的伸展来支持,这样又成就了一次新的成长。
* 不但是身体前后的伸展得到加强,两侧的伸展也开始唤醒,去关注这些常常被忽略的部位,尤其是腋窝的皮肤。
* 这是习练的乐趣。不变的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如何调整、如何维持,就这样真真实的融入进了你的探索之中。
* 如果在这个起点,你是透过身体扎扎实实的思考过、理解过、表达过,那么之后很多停留的点,都不会有陌生感,因为身体随时能带回到这个完美的均衡中来。即便是在那些颠倒的停留里,你只要静静的回想一下,身体的智慧便会带领你行动。
* 想更好的完成倒置序列,就多多的理解体会山式。
* 做个空间游戏吧!带着所有的理解,进入到另一种空间停留中,身体的某一些部位开始得到新的刺激。
* 我们无法看见自己的背后,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这样的行动,更加深刻的感知身后的存在,即便看不见,我们也可以知道发生了什么。

* 延续山式的理解,尽管外在的形态出现了变化,但内在的工作丝毫没有懈怠,在新的序列之中,觉察、调整、维持····
* 重要的是,在任何形态中不要丢失山式中完美均衡的伸展。
这是充满探索的行动,这是充满智性的练习,这是给予生命的蜕变之路
先前是发现过很多有问题的脚掌(但拥有这样脚掌的主人可能没有发觉),也认为这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身体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每一个部位都会影响整个的存在。
事实上这些在根基上存在的问题是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影响的,我原本是有拍下照片准备贴出来的。但看着模特肉乎乎的脚掌,还是放弃了。感谢静空的问题,看来还是有需要了解的必要,所以大家凑合着看吧!重要的是交流分享~

* 仔细观察,大脚趾外翻,脚掌内侧是没有贴合的,脚踝也无法贴靠,双脚内侧的根基完全没有建立,而力量全部倒向脚掌外侧。
* 脚掌若长期是这种状态,意味着大腿的内侧与外侧也是不均衡的,肌肉的伸展是长期不平衡的,内侧无力,肌肉收缩,而外侧则长期过度伸展。日久两条腿会出现各种腿型,最典型的便是O型腿。
* 脚趾的状况影响整个脚掌的根基,不仅影响双腿的外形,同时内在的循环、经络、以及能量的流动都会受到影响。而这种不均衡的受力,也会让身体长期的错误受力,终会影响到骨盆及脊柱。
不要担心,还是有解决之道的!只是需要耐心哦!

找到一个辅助带,或是任何能固定的同时让脚趾舒适的带子。只需要固定在两个大脚趾上,有意识的让整个脚掌内侧贴靠,并让脚踝也靠住,同时将整个想靠着的脚掌内侧再向下推入地面,去观察你的大腿内侧的变化,会有强烈的紧张感出现,这是好现象。
再加上山式当中的其他理解,例如腿部肌肉的旋动、尾骨耻骨的运动、骨盆的摆放、脊柱的伸展,你的身体慢慢的进入到深刻调整中。

只要给予耐心和诚实的练习,一切皆有可能。这双脚在一年的艾杨格习练后,发生了变化。这套体系是科学的,只要有正确的理解、正确的习练方法、正确的习练心态,变化随之而来!